歡迎來到淘金地

齊都紅木:明清家具之趕棖
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15

  被譽為“中國第五大發(fā)明”的榫卯結構,在中式木構建筑與木作家具中展現(xiàn)了其精巧與妙思。

  與釘子那種對原材料產生破壞性的連接方式不同,榫卯是蘊藏于木材本身的連接藝術。正是它的存在,使得每一塊木材都能蛻變成為整體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而現(xiàn)在,我們要深入探討的,便是家具腿足結構中常見的趕棖。

  趕棖這種構件,多見于椅、凳、幾等家具的腿足部分,它通過精巧的連接,極大地增強了家具的結構穩(wěn)固性。其獨特之處在于榫眼的分散布局,從而在視覺上營造出一種錯落有致的美感。

  在明清家具的實物觀察中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趕棖在實際應用中所展現(xiàn)出的優(yōu)良性能:它不僅能與各種腿足造型和諧搭配,無論是方形還是圓形,都能相得益彰;同時,它也并不獨占腿足空間,能夠與各式牙板、角牙、羅鍋棖、券口等元素靈活組合,共同構成家具的穩(wěn)固框架。

  從趕棖的設計上來看,根據其四面棖子的高低布局,可以大致分為兩類:一類是前后低、兩側高的傳統(tǒng)趕棖;另一類則是前低后高、兩側居中的步步高趕棖。后者因其寓意“步步登高”的吉祥意涵,而深受人們的喜愛。


  在這兩種基礎類型之上,還存在著一種更為特殊的雙趕棖結構,即采用雙層棖子的設計。這種結構在宋遼金時期的家具中較為常見,而在明清家具中則相對較少見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趕棖這種構件并非明清家具所獨有。實際上,在高型家具逐漸興起的過程中,趕棖便已經應運而生。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家具高度的提升,對框架結構的穩(wěn)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而趕棖的出現(xiàn),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。

  從現(xiàn)代力學的角度來看,趕棖在家具結構中的作用機制變得更為清晰:它通過連接各個腿足,不僅使腿足與面板構成的結構更加完整穩(wěn)固,而且棖與棖之間的相互連接又進一步構成了新的支撐面,從而共同構建了一個穩(wěn)定而堅固的立體框架。

  除了結構上的實用性之外,趕棖之所以能夠在家具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,還歸功于其所蘊含的天然審美價值。腿部趕棖的巧妙布局不僅使得腿部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通透,而且其高低錯落的排列方式還極大地豐富了家具的視覺效果。這種布局既符合一定的數學規(guī)律,又賦予了家具一種獨特的韻律感和節(jié)奏感,與明清家具所追求的“形簡意深”的美學風格相得益彰。

公司信息

聯(lián) 系 人:

手機號:

電話:

郵箱:

網址:

地址:

山東省博興縣齊都紅木家俬廠
掃一掃 微信聯(lián)系
本日新聞 本周新聞 本月新聞
返回頂部